中之線警備道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鄭安睎

前言:

「中之線警備道」,係日據時代所開鑿的警備監視道之一,約修築於大正初年,道路的方向是呈現南北走向,由於沿著郡大溪,因此又被稱為「郡大溪古道」,大概路線是從加年端社(實際上是拉夫郎社)越過丹大溪,陡上至對岸的西諾扣社,再繞過東巒大北山西稜緩坡的卡特格蘭社,延長至八通關越嶺道的觀高駐在所,全長共十七日里(約六十七公里),是溝通關門古道與日據時代八通關越嶺道之間的聯絡路線,因而被稱為「中之線」。

日據時代,臺灣總督府佐九間左馬太總督實行「五個年理蕃計劃」下,廣設山地駐在所,並沒收了山地原住民的槍械彈藥,也導致當時的布農族的蕃情不穩,日本當局為了監視郡大溪、丹大溪流域一帶的布農族,增修了幾條警備監視道路,「中之線警備道」即是其中的一條。

日本當年修築此條警備道的原因,是為了應付日益猖獗的「蕃害」,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控制布農族的部落,避免「出草」等不法行為。路線主要經過的布農族兩大社群,一為郡社群,另一為巒社群,沿路上的主要部落有哈伊拉漏社、喀塔朗社、無雙社、馬西塔隆社、本鄉社、郡大社、伊巴厚社、望鞍社、卡特格蘭社、西諾扣社等等。途中也經過幾個駐在所,主要有觀高駐在所、馬西塔隆駐在所、本鄉駐在所、郡大駐在所、伊巴厚駐在所、望鞍駐在所、卡特格蘭駐在所、西諾扣駐在所等等。

出發前詢問過興大法商指導老師伍元和有關「中之線警備道」的現況,一問之下得知,十多年前興大法商登山隊由吳澄寬與簡進清兩位老師帶隊,從八通關古道的觀高走到丹大林道的三分所,走完整段行程。然而我們這次活動的起點改從無雙開始,一來為了縮減時間,二來略過觀高到無雙這一段不確定的路段。

法商山社紀錄中的「中之線警備道」,途中崩壁、斷崖處處、虎頭蜂環伺、茅草叢生、警備道的路況不明、、、恐怖啊!


活動日誌:

第0天 八月十四日 台北→水里→郡大林道C0

幾天前,領隊海天學弟僱了台北曾先生的車子從台北出發,豈知車子過熱拋錨在郡大林道上,耽誤我們不少的時間,經過此次教訓後,下次再也不僱用他的車子了。

第一天 八月十五日 C0郡大林道→32K造林工寮→39.5K崩塌處→45.5K登山口→烏瓦拉比溪C1

清晨六點,材車再度啟動,通過望鄉林務局工作站的檢查哨,突遇到屏東的排灣族原住民杜先生,他已經在此工作十多年了,主要負責巒大林區內的造林地鋤草、育苗、植樹等工作。他為人熱心、待人和善,多年前從溯溪上丹大橫斷出來時,因為沒僱材車,也是由好心的他載至水里。

車子把我們放在39.5K的坍方處,往45.5K的丹大橫斷路口走去,途中經過兩間完整的工寮,漫行郡大林道上,可見對岸的東巒山彙,又陡又高,想著要陡下至無雙吊橋,心就涼了一半。下午下至烏瓦拉鼻溪旁,突然下起了大雨,急忙紮營。


第二天 八月十六日 C1營地→無雙吊橋→馬西塔隆社→古道紮營C2

七點多出發,沿著丹大橫斷的傳統登山步道,來到無雙吊橋旁,海拔約1440M,離溪高約15M左右,吊橋橫跨郡大溪,離郡大溪與哈伊拉漏溪合流點不遠約100M處,新的無雙吊橋為鋼筋水泥的構造,由林務局於民國六十二年所興建,吊橋所在地亦是日據時代的鐵線橋舊址,林務局只是利用先前的基礎加以改建。

走過高懸於溪中的吊橋,瞥望溪中一眼,滾石磊磊,走往觀高的方向,古道路跡還算明顯,惜崩塌甚多,進入峽谷區後,即不再探路。回抵對岸,眾人已經不耐久等,連忙收拾我的相機,全隊沿著古道往北繞去,蟬聲震耳,沿途不斷。警備道路跡清楚而明顯,偶有獵人所丟下的電池與垃圾,作為我們認路的指標。約十點來通過一條溪溝,有一座獵寮搭於溪畔,規模不小,有些新增加的泡麵塑膠袋,袋上的製造日期顯示獵人最近有來過,往後的路況應該更好。

過獵寮不久,就遇到法商紀錄中的「玉銧大崩壁」,比十年前的描述更為恐怖許多,從道路的盤基往下望落差約150M,上方坡度嚴峻,想高繞不可能,大崩壁毫無植被,一洩千里至郡大溪底,不小心跌下,可能就粉身碎骨,海天領隊與我急忙架固定繩,好讓隊員通過。下午兩點抵達馬西塔隆社,它屬於郡社群族人的舊部落,族人早在日據時代就已遷走,只留下斷垣殘壁,徒留後人唏噓!感嘆!

馬西塔隆社標高約1500M左右,昔日在此有駐在所,現在殘留圍牆16M長,及完整的升旗臺一座,眾人在此地尋寶,發現不少日本酒瓶,及大型樹鋸。約下午四點,來到法商山社紀錄中的大平台,可容十頂四人帳,水源離營地不遠處,約6∼7分鐘可來回。再往前又遇到一片大崩壁,全隊決定回到平台寬闊處紮營。


第三天 八月十七日 C2營地→巴賽溪→本鄉社C3

七點多來到崩壁前,從上方高繞,突然慘叫一聲,我被虎頭蜂叮到了,又痛又麻,沁入心肺,急忙那藏在被包內的「毒蛇急救器」,趕忙吸出峰毒,事後還是疼痛不已,並引起過敏的症狀,全身發紅,奇癢無比。

繞過崩壁後,緩下到稜線的鞍部,此處的有一個「隘口」,右側有十階完整的石階,基地呈現正方形,日據時代應有木造房屋興建於上,應該是警戒哨所在,古道從隘口中通過,寬約6∼7尺(約180cm∼210cm左右),古道繞過鞍部後,往西前行一段,便「之字形」下坡,轉了四個大彎來到巴賽溪,稜線的下方約60M處,昔日有吊橋(海拔約1350M)溝通南、北岸,現在只殘留吊橋橋基,我替它拍了歷史照。不久全隊下切至溪底,再爬上對岸,往本鄉社方向走去。

往後的古道柔腸寸斷,不易辨識,但是隱約可知古道依循著腰繞的方式修築,繞了一個半小時,終於抵達本鄉社,本鄉社位於兩條瘦稜上,南側瘦稜上有石板屋數間。日據時代在此地也設有本鄉駐在所,本鄉社的聚落呈現「ㄩ形」,剛好是兩條稜線中間夾著一個凹谷,今晚紮營於此,睡在滿是栓皮櫟的的枯葉上,好似彈簧床般的柔軟。


第四天 八月十八日 C3本鄉社→恆扣溪→郡大社C4

從本鄉社所在地的瘦稜,往谷中的凹谷走去,眼見為數眾多的二葉松「東倒西歪」,似乎全部被「颱風」從平地拔起,再從空中重重地摔在地上,導致樹幹四分五裂,殘骸四散。鑽入倒木中,有如迷宮一般,好不容易定好方位,氣喘喘地爬上另一條支稜,時間已經過了三十多分鐘。抵達另一條稜上也發現石板屋兩間及平行腰繞而來的古道。

九點多,看見興大法商山社的路標。古道繞近恆扣溪(海拔約1280M),原有吊橋橫跨兩岸,但此刻的吊橋已毀,因此我們必須再次下溪。恆扣溪為峽谷地形,前後共有三個滑瀑,水邊的大岩壁在太陽下照耀下,映出熠熠白光,頗為刺眼。過溪點的水深不及膝,領隊海天與錩良迫不及待穿著小褲褲下去泡水,海天的小褲褲差點被急流沖走,哈!哈!哈!真好玩,差點失身於此。

下午一點多,在一處湧泉旁野餐,1/25000地形圖上並不明顯此處有水源。古道還是崩塌嚴重,眾學弟們多人往上、下找路,不久回報在上方找到古道了,我們往上爬後腰繞,進入臺灣杉人造林帶。不久傳來鈺順學弟被虎頭蜂螫了三針,連忙拿出兩副「毒蛇急救器」加以施救,還好學弟沒事。繞過小支稜後,來到郡大社。

古道到此消失,原本領隊想繼續往上爬,切上稜線,旋即決定回郡大社紮營。郡大社約有20間的石板屋,舊社海拔高度約1350M。林務局利用郡大社的平臺從事造林,因此留下不少的苗圃,圃內幼苗業已長成大樹,如茅草堆一般,密不透風。林務局更利用昔日的郡大社駐在所,改建為造林工寮,原有的駐在所有前、後兩棟,後棟頹圯,前棟半毀,前棟建築物皆由紅檜構成,外有玄關、內有雙層木造床鋪,鋪有塌塌米、木門與木窗。


第五天 八月十九日 C4郡大社→比阿庫透康溪→伊巴厚社→無名溪C5

六點半出發,我因為拍照而和其他隊員脫了隊,遍尋古道入口不著,想著昨日海天學弟跟我說:「古道在下面」,我急忙往下方尋找,不過只見墾植區的臺階地,並未發現任何古道遺跡,只好回到營地等他們回來找,心想著:「我要一個人出去嗎?」十多分鐘後,飛容與錦生急忙跑回來找我,原來是我聽錯了,「古道在下面」意思是「古道在我們的腳下」,並非位於下方。只要斜斜往上繞就可以接到古道,還好沒發生意外,下次再也不敢一個人脫隊了。

下溪後,兩側皆是崩壁,找不到對岸的古道,自行上切不久又接到警備道,下午一點抵達伊巴厚社所在的鞍部,鞍部的南測是紅榨槭林,北側是臺灣杉林,轉彎處有一顆紅榨槭樹上刻了「傑」字,往伊巴厚社的西側緩鞍走去,有昔日的駐在所,附近散滿日據時代的酒瓶,往下一望,成群的石板屋座落於坡面上,非常壯觀。沿著警備道「之字形」往下走,這一段路很久都沒人走過,只好再度拿出鐮刀,清除路面上的雜草。十多分鐘後,來到溪旁,地圖沒標示,稱之「無名溪」,昔日有林務局的造林工寮位於溪旁,滿是雨鞋、雨衣、塑膠布、罐頭等等垃圾。

溪旁的水質清澈,全隊決定紮營於此,清溪中「苦花」魚逆流而上,苦無「簡易漁撈架」抓魚,靈機一動,拿出大頭巾撈了幾條活魚,生營火,撒鹽巴,火烤苦花,吃起來肉質鮮美,香味四溢。


第六天 八月二十日 C5營地→望鞍吊橋─望鞍造林工寮C6

一早起來,從山壁的古道往上緩昇,碎石處處,有些栓皮櫟生於路旁,與我在關門古道西段沿途所見極為相似。崩壁依然處處,古道開始緩下。海拔約1320M左右,途中經過一間造林工寮,可容納40人左右住宿,裡面有許多印有日期的垃圾,顯然常有獵人使用,按紀錄所載我們距離望鞍吊橋不遠了。

繞過一條瘦稜後,對面可見昔日從巒安堂下望鞍吊橋的稜線,警備道至此又之字形緩下望鞍吊橋。我們也糊裡糊塗跟下到吊橋旁,一見時間已晚,當晚宿於望鞍造林工寮附近,惜工寮已不見。


第七天 八月二十一日 C6營地→望鞍社→巒大溪→卡特格蘭造林工寮C7

又是辛苦的一天,昨天下的太深,幾乎走到吊橋(位在海拔950M處),只得陡上至1300M處,高繞至望鞍社。望鞍社附近有石板屋數間,聚落位於鞍部的緩坡處,稜瘦、兩面臨水,如龍蟠虎踞之勢。

沿著稜線往東側「之字形」緩下,經過一條小山澗,應是昔日望鞍社族人打水之處。我們最後來到稜尾,昔日有吊橋橫跨巒大溪畔,現只剩殘跡,沿著之字形的山路往上爬,古道路跡較前幾天明顯許多。

下午兩點多,經過一片寬達700M∼800M,深達500M的新崩壁,地圖上並未標示出,我們命名為「海天大崩壁」,崩壁後有一處水源及小型造林工寮。古道繼續往上腰繞,五點半抵達卡特格蘭造林工寮,水源則位在工寮的下方10M處。


第八天 八月二十二日 C7營地→西諾扣社→三分所C8

七點半出發,繞過東巒大北山的大山凹後,遇到超級大工寮,可容納30人左右,尚有鋤草工人居住,裡面生活用具一應俱全。約下午抵達丹大林道的三分所,攔便車回台北。


結語:

這次的行程由中之線警備道的過溪點「無雙」啟程,從無雙到觀高的路況,當時經過我們的回探,警備道路跡還算完好,可惜沒時間再去探勘。

「中之線警備道」幾乎沿著等高線開鑿,除了觀高到無雙,伊巴厚社到卡特格蘭社,警備道接上三分所等路段,及有些上溪、下溪的「之字形」路段之外。高度大約維持在1200∼1400M之間的等高線腰繞,全程路況大致還算不錯,差強人意。

臺灣光復後,由於有林務局利用警備道作為造林便路,在此地區廣植柳杉、臺灣杉、紅榨槭與紅檜等等樹種。因此除了無雙一帶的警備道是在原始林─闊落葉混合林外,絕大部分的警備道都在人造林中,綠蔭扶疏,一路行來頗為涼爽、愜意。

「中之線古道」從無雙三分所的途中總共經過約六個吊橋,除了無雙吊橋完好之外,其餘的警備道支線吊橋,如望鞍吊橋,已經是橋面踏板殘破,都已經不能行走。橫跨丹大溪的三分所吊橋現在已經被大水沖毀,改以流籠暫代。此外橫跨各個舊部落之間的聯絡吊橋,大多已經損毀,全都只剩木製橋墩與殘餘的鋼索。

警備道沿路都有修築上、下駁坎(路肩石),路幅大致2∼2.5M之間,遇水架橋,途中經過數個大崩壁,除了先前的「鈺光大崩壁」外,在卡特格蘭社之前,又形成一個大崩壁,我們稱之「海天大崩壁」。古道在過海天大崩壁後,路況非常好,沿路兩旁都有植有紅榨槭,一直到卡特格蘭社為止。

「中之線警備道」尚有支線,橫跨東巒大北山下至丹大西溪的密西可彎社,接上丹大社,至目前為止,尚無人走通過,希望往後有人能填補這一片空白,進入這個屬於原住民的祖居地。

探勘小資料:
一、 時間: 87年8月14日∼8月22日
二、 人員: 政大登山隊,領隊─翁海天。
隊員─楊飛容、韓政燕、李億嵐、邱鈺順、楊錦生、賴錩良、鄭安睎、楊瑞祺、林峻豪等共十人。
三、行程:
第0天 8/14 台北→水里→郡大林道C0
第一天 8/15 C0郡大林道→39.5K崩塌處→45.5K登山口→合流處C1
第二天 8/16 C1營地→無雙吊橋→馬西塔隆社→古道紮營C2
第三天 8/17 C2營地→巴賽溪→本鄉社C3
第四天 8/18 C3本鄉社→恆扣溪→郡大社C4
第五天 8/19 C4郡大社→比阿庫透康溪→伊巴厚社→無名溪C5
第六天 8/20 C5營地→望安吊橋→望安造林工寮C6
第七天 8/21 C6營地→望安社→巒大溪→卡特格蘭造林工寮C7
第八天 8/22 C7營地→西諾扣社→三分所C8

← 回山中記情

最新更正日期︰05.24.1999.

版權所有 523俱樂部  Copyright The Club of 5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