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
|
English
|
會員登入
高山白珠樹
作者 /山客 日期 /2007-10-22
高山白珠樹小檔案
科名:杜鵑花科Ericaceae
屬名:白珠樹屬Gaultheria
學名:Gaultheria itoana Hayata
分布:菲律賓與台灣。全島中高海拔山區。
高山白珠樹在分類上隸屬於杜鵑花科白珠樹屬,生長在中高海拔山區的草地上或林下,屬於陽性至中性的植物。別看他植株高僅可達20幾公分,匍匐地面或直立,一副小草本的樣子,其實她可是半落葉性的亞灌木。高山白珠樹的葉片細小,互生,呈橢圓形、先端尖銳,有鋸齒。高山白珠樹在3-6月時開花,頂生總狀花序上有3-6朵白色或略帶粉紅色的小花。8-10月結果,結果時花萼會膨大並包住蒴果,看起來就像一顆顆潔白渾圓的珍珠。
雖然在很久以前爬山時就見過高山白珠樹,但第一次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卻是在二子山區。那是18年前的8月,從和平林道硬切上曉星東峰,背包裡好幾升的水卻不能動用,眼前的小草卻長滿了一顆顆潔白多汁的果實,當下渴昏頭的我也沒想到她是否有毒,隨手採下一顆往嘴裡塞,哇!精神為之一振,忘卻了長途跋涉的疲憊,甘甜多汁,又帶有清涼的味道,有點沙士或黑人牙膏的味道,也有人人形容像撒隆巴斯。事後才查出那不起眼的小草就叫高山白珠樹,被人形容有如「撒隆巴斯」味的其實是水楊酸甲酯(methyl salicylate)的成分,可治療風濕關節痛、筋骨疼痛,「撒隆巴斯」裡就有這個成份。那潔白多汁的果實其實是宿存包住蒴果的膨大花萼,是上帝賜給原住民或登山客補充水分的果實,也是高山森鼠及金翼白眉等多種鳥類的糧食。
高山白珠樹最早的採集記錄為1905年在玉山前峰的採集品,1906年早田文藏鑑定為Gaultheria repens,隨著中原源治與川上瀧彌、森丑之助在各地的採集品送到日本,1908年早田文藏重新命名為G. itoana。然而在其比對過英國邱植物園內來自婆羅洲的模式標本後,又於1911年修訂為1894年發表之G. bornensis。1963年李惠林認為其在花冠上與婆羅洲所產不同,訂正回早田式1908年之命名。種小名itoana係為紀念Ito(伊藤氏)而來。
參考資料:
Flora of Taiwan vol. 4
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四卷
臺灣維管束植物之學名解說 蔡進來
臺灣植被誌 第三卷 亞高山冷杉林帶與高地草原(下). 陳玉峰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五二三登山會
E-mail:523@523.org.tw
匯款資訊:
合作金庫雙連分行(銀行代號:006)
帳號: 0925-717-102529
戶名: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五二三登山會
本網站由523登山會更新維護,版權皆歸523登山會與原作者所有。程式設計:
吳旭昇
。
網頁設計:
張伊雯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五二三登山會 版權所有 © 2008 523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, Taiwan. All Rights Reserved